我是豆豆

吃饭,睡觉,打豆豆

我以为他的朋友圈是为我而发的

但是其实不是

是为她而发的

就像我的朋友圈一样

你就像是一只猫

每次我看到你向我走来,满心欢喜

然而你却轻轻的转身,离去

留下我一个人傻傻在那喵喵叫~

我想养只猫

我感情丰富

我用它生活

用它写诗

也用它伤害自己

但我又感情匮乏

我用它平静

用它观察

也用它去追求爱情

旧历新年的伊始,总是让我不胜雀跃,但是他的结束,也为我带来无法散去的寂寞。

我家里的人都是四散在全国各地,只有每年新年,我们才能放下手上的工作,回到这久违的家中,相聚一起,所以每到新年,我都兴奋的等待还家人的归来,相聚,玩耍,其乐融融。

但是相聚的欢愉之后,总是会迎来更大的落寞,或许是因为两者的落差太大,总是让人无法接受,或许是因为快乐过去的太快,让人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分离总是让人不快,谁会想到,我们再见会是一年之后,明明都在同一个国家,一个地球,竟让我们无法相见。慢慢的总会忙碌在自己的事情,忘记了朋友的情谊,亲人的关怀。

很久以前我就很讨厌维系一段关系,觉得每天的嘘寒问暖是一项完不成的任务,但是到如今,我已然觉得,有人愿意接受这简单的关心,就是莫大的荣幸了。时代的进步让关系的维护不再变得困难,我们无需等待慢吞吞的邮差,只要几秒,你的信息就会传达.我们还害怕回复的太快,让对方不适.

慢慢的我们开始不再注重这简单易得的关系,开始随意的挥霍,今日将他的话语告知他人,明日又给他发一条点赞消息.慢慢的,这个圈子也污染了,开始变得不纯洁了.每个人各怀鬼胎的在群里潜伏,但是总有几个长不大的人,还真的以为群里的都是同道中人.不知道是时代变得太快,还是我们反应的太慢.

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一面佯装平静,一面想把卡片揣进兜里,然而不凑巧,我喜欢的围裙,上下没有一个兜-----岩井俊二《情书》

我不知道如何和女孩子交往,就像我不会写情书一样。很多时候话到嘴边,但是写不出来。我想表达我的温文尔雅,但是写下来不过是一些让人厌烦的话语。我想礼貌的问候,却变成了粗鲁的冒犯。在笔下,我似乎成为了一个不知礼仪,随意冒犯他人的鄙夫。

我不知他人是怎么如何写下自己的情话,但是我在这方面确是实实在在的不灵活。

写下自己的长篇大论,然后耐心的等待回应。真是一件漫长的事情,没有耐心的我做不到。

我并不是对所有事情都没有耐心,唯独在等回应这件事上,我分外没有自信,我怕等来的是坏消息,那样,我的心会受伤,我怕等来的是好消息,那样,我还没准备好。我写下一封情书,只是因为我想写,我写它的时候没有憧憬,没有感情。有的只是文藻池列,我妄想她因为我的辞藻被我吸引,却忘记在里面加入自己的真心。我们写东西,并不是为了表达,仅仅是想写罢了。那么姑且就放下华丽的词汇,优美的句式,写下一封情书吧,一封粗俗的情书:

我喜欢你,就这样。并不是在和你慢慢接触之后,我觉得这应该是我可以共度一生的人,所以喜欢。我对你并不了解,你的人生,过去,生活。对我来说都是一片空白,不过没关系,我已经脑补了,我从我们不多的聊天中脑补出了你的种种。就这样,我被我自己的脑补俘获,对你倾心。也许你会觉得,我并不是喜欢你,只是喜欢脑补后的你。但是没关系,我还是会喜欢你,喜欢你的这个想法已经在我脑海中盘旋了好久好久,如今根深蒂固,现在叫我拔起它,我不愿,也不敢,太疼,太疼。所以我喜欢你。我的喜欢,并不是慢慢的积累,它犹如洪水一般,向我袭来,我自己也无法抵挡,就这样的被它席卷。我在洪水之中,无法前进,亦不能后退,只能随波逐流。现在这洪水将我冲到了你的面前。在这里写下这些胡言乱语,没有一丝丝的逻辑,只有单纯的喜欢,没有一点点的辞藻,只有很多想说的话。我不知这份喜欢会持续多久,也不知这封情书何时得到回应,但是我知道我喜欢你。

很多想说的话,写不下来。很多想写的,说不出来。文字和语言,竟是如此没用的东西。我想了解你的过往,但是却怕言语的误会,所以我只能在话语之间自己脑补出你的点点滴滴。也许你本是无意的回复,在我这却成了愤怒的话语,惊吓的我不敢造次。我们就这样,一步步的误会着对方。误会总有澄清的时候,但是那份伤痕还残留在我们心中。我不知如何前行。我想长篇阔论,但是又怕你太长不看,我想吐槽抱怨,又怕你反感幼稚,我想矫情造作,又怕你恶心想吐,我也想过坦诚以待,但又怕你接受不能。我琢磨不透你的情感,也看不清你的想法,我们隔着一张纸,想着不同的心事,写下看似一样的对话。也许这意味着我们并不合适。但我说过,喜欢你这件事,连我自己都没有决定权,我也是这场洪灾的受害者,现在处在这进退两难的境地。

发出去的话又没有回复,就像寄出去的情书,要等待对方看过,写下,再邮寄。你不知道在哪一步停止了,是看过了,还是连看都没看,是有事耽误了,无法提笔,还是那粗心的邮差将你的信件丢失。每一种都是可能,但每一种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我不知,不知。最难知的是人心,最难写的是情书,前者隔着肚皮,后者隔着人心。

说说最近的遇见的两个孩子吧,一个是去年已经毕业的孩子,准备在年底结婚,目前待业在家,一个是今年6月份毕业的孩子,目前在找工作。截止该文章他已经找了一份房地产的销售工作,我并不是排斥地产销售,只是觉得,他大专学习过机械相关的知识,所以还是希望说可以找到自己学有所用的工作,但是孩子不愿意,他似乎一开始就对地产销售有着莫名的执着,于是乎最后去了地产销售,早九晚九,中间休息2个半小时,可以说一天9个半小时的工作,赚的都是辛苦钱。一开始我挺不理解的,都是销售,如果能有点专业知识的,或者说偏门一点的销售会比较好找下家,而且专业知识也可以获得一定的前进,虽然地产行业也是一样,但是毕竟是从头学起,不能说比别人学的差,但是可以说没那么快。

但是忽然也能理解其行为,刚出来,有的是时间,年轻,可以在别的行业,别的职位待个几年,为了下一份更好的工作。反观现在的自己,也许正是缺少的这份年轻的安分,没办法在目前的公司目前的职位呆住,因为觉得自己时间被浪费,做的不是自己想要做的事。好像是在走着弯弯曲曲的路。多年前,我也许也是抱着弯路也许会给予自己更多的想法走在这条路上的,目前看来似乎是错的。遇见了很多人,很多事,他们似乎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热血,也没有那么多的雄心壮志,更多的是安于现状,拿着半死不活的工资,干着忙忙碌碌毫无意义的事,然后过着一天又一天,有时候还要顾及领导的意见加加班给自己增加点印象分。诚然这是很多公司都会发生的事情,也常见。似乎电视上以能力进行定夺的事情在我身边越发的少发生,更多的人执着于他们的小生活,而不在乎整体的发展。

所以我看到那个选择地产的孩子,我的内心首先想到的是,多年之后你要做什么。也许他和其他人一样,只争朝夕,不问西东吧。另外一个是毕业即结婚,然后现在在老家和老婆一起住的我弟,跟着他哥哥,偶尔给他打下手。有点相当于我大四下学期那几个月在我哥身边学习一样,整日无所事事,等待着大哥的安排。恩,看来这是我们家族的通病啊。喜欢凑在一起,不管是否有合适的机会或者职位,只要在一起就可以。目前属于焦虑状态,因为结婚半年了,没有任何收入,虽说不会饿着,但是任何高消费的念头都会被自己的现状所阻挠,所以显现出一定的焦虑,孩子又是一个内心不怎么强大的人,好几次在微信群里表现出悲观的想法,尤其在看到别人玩乐时更甚。不知目前其现在什么想法,但是想必也许更愿意自己动手干点啥,哪怕是地产销售。

相比这两人,我似乎想的更多,而且更加保守。加上我对地产未来行情的不看好,所以我才会对他们的职业选择有所意见,也许是我看错了,更多的是我对整个经济的不满吧。不过整体来说,这两人现在已经融入社会,对事物的很多看法和大众是一致的,这曾是我追求的。我也只能说,祝福他们,毕竟未来如何谁也不知道。

有一段时间,我们学校要求打卡,所以我们宿舍有时候会结伴一起早起打卡,忽然有一天,打完卡后,有人提议出去吃早餐,不去食堂了,于是乎,浩浩荡荡的大军就踩着霜冻向向门口出去。

我们学校在高速公路旁,而且周围没有什么基础建设,连店都很少。但是,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生意,附近的村民看见这里建了一座大学,就都过来做大学生的生意了。所以,在我们的校门口就出现很多小摊小贩,而这家早餐店算是其中比较气派的一种,用了一个货运的集装箱作餐厅,然后又搭了一个棚子,当作厨房,做一些豆腐脑,油条。

学校地属北方,又远离市区在高速公路旁,所以一到冬天,高速两边的树都赤裸裸的,落叶四处洒落,加上偶尔袭来的沙尘暴,宛若一股末日的风貌,而这土黄之间忽然出现了一个墨绿集装箱,可以说的上是沙漠中的绿洲啊。小店很小,但是人不少,毕竟一整个大学的人在这,小棚里搭着一个大油锅,里面炸着油条,旁边是老板两人在那边擀面做油条坯子。旁边有个小点的锅,煮着卤汁,锅旁边就是装着豆腐脑的桶,有人要,直接从桶里舀出豆腐脑,然后浇上热喷喷的卤汁,一碗北方早点必备的豆腐脑就出炉了,当然,旁边还有锅巴菜,和豆浆供你选择。最后在靠近门口的桌子,放着的是餐具和自助的咸菜。我还记得豆腐脑的咸香,也还留念油条的酥软,但是多年后,悄然爬上我心头的却是这酸酸的咸菜。咸菜用的是北方常见的大白菜做的,用刀切碎,然后加醋腌制,简单的在吃下第一口,你就可以猜到做法。可以看出,这个自助的小菜只是老板的饶头,并不准备用来吸引客户,所以做的也很随意,白菜大小不均,而且腌制的也不是均匀,所以你偶尔会吃到一口特别劲爽的,偶尔也会吃到一口寡然无味的。但是就是这样的咸菜却让我欲罢不能,可以配着他喝下大半碗豆浆或者豆腐脑。也许是这粗旷的做法意外的适合这末日的情境吧。

现在想来,我们的学校虽然偏远,但是却不乏好吃的,毕竟周围的村民听说这里有个大学,都过来做起了小吃生意。小一点的来个摊子:鸡蛋灌饼,大饼卷一切,煎饼果子。大一点的盖个小砖房:做个小炒,盖饭。更有甚者,建了一个超市和ktv。就这样,我们学校就自成一个商业圈,每到晚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至今还会想起当时如果晚上有课,就早点去教室,然后等到饭点的时候去校外,买两个鸡蛋灌饼,加个大饼夹菜,就能当晚餐。有段时间特别喜欢大饼夹熏肉:先把面头擀成圆形,然后放煎锅里面油炸,油不多,火也不大,就是将面饼慢慢炸至膨胀,然后取出,放点黄瓜丝,小葱丝,最后是切成很薄很薄的熏肉,薄的可以透光,卷起来,就是一份美味的大饼夹熏肉。一份比普通的大饼夹肉贵,而且每次看到他才放那么一点点熏肉就想着下次不来吃。但是身体还是诚实的每次来排队,因为无法抗拒,一口咬下去,酥脆的口感和葱花的香气,还有被面皮加热的熏肉,薄薄的但是却异常香。还有就是大饼夹鸡蛋,脆脆的面皮夹着新鲜的生菜,中间还有鸡蛋,美味至极,还有一种土豪的吃法,买两个灌饼,然后像汉堡一样中间夹着生菜,鸡柳,香肠。每每看到这个,我都恨自己的肚子已经吃不下这么多东西了。现在看来,当初大学我快200的体重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即使我每次都很克制,只买一到两个。但是由于要求自己只能买一到两个小吃,所以每次我都是买量比较多的小吃,导致最后一段时间我都没买大饼熏肉,因为量少。

到如今,一碗稀饭,一道凉菜,一个炒菜就可以当自己的晚餐,看来确实是口味变得清淡了不少。那段时间时候永远吃不饱,感觉可以吃很多,而且到了晚上也不觉得肚子胀睡不着。不像如今一吃多晚上就胀肚。有时候宿舍还会备着小浣熊,我们的二哥,总是怕自己肚子饿,常备小浣熊。后来闷骚给我算了一笔账,晚上6点吃饭到第二天9点多,看都快15个小时了,所以晚饭要多吃,恩,我觉得很有道理,要多吃.所以有段时间晚饭我都是加饭的。现在想来,看来这是他的阴谋,因为和他一样吃,我到了200斤,他还是70kg没变。

后来,毕业了,吃饭不方便,午饭要楼下买外卖,又贵,而且味道还不好,晚餐虽然在家吃,但是吃的晚,早就没食欲,到了后来搬出去了,吃饭更麻烦了,就愈发的不想吃饭,只要吃过就可以。吃更多的像个任务,而不再是享受。好像很多事都是这样,慢慢的变得不再重要,然后变得麻木,平淡了,就好象生活。

好想再回去吃饭.

似乎想要写些什么,但是一到提笔,就什么都写不出来 。

就好象有些话想说,但是没有人可以倾听,只能将其默默的留在心中。

有时候只是希望身边有个能倾听的人啊。

好久不曾默默的写东西了,回想起这个习惯,从我的高中开始,谁也不曾想到,一个作文写不足800字的人,既然在私底下可以大篇大篇写着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虽然不知道这是不是好事,但是我慢慢的喜欢上写东西的感觉。

写作,或者说写下,跟说有着天壤之别,不似说话,想到哪说哪,然后往往吐出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写要慢慢的领悟自己想表达的,然后将它整理,融汇,最后或精炼,或复杂的写下来。也许你想说的很多,但是写下来的只有一句,或者是想要说的很少,但是为了能让他人理解,你要在前面加一点提要,后面加一点侧重,这样别人才能理解。

想来,当初面对我最难忘的事,我最想要感谢的人这些命题作文。我的内心是因为没有什么想说的,所以迟迟写不足800字,也写不出让人称道的文章。好似一个人为了不冷场,强拼硬凑了一个小品。有的人表演的很好,有的人不行。也许我是天生需要表达的人,而不是表演的人吧。

我的文章可以没有逻辑,没有主题,但是却不能没有灵魂。我写下的每个字都是我的内心通过我的手来表达自己的。或是悲泣,或是开心,也有不舍,更有坚忍。我愿意写下这些不为他人所知的文章,这是我的灵魂的外在。或许你觉得它不值一提,或者有点小题大作,甚至说你的文章只感动了你自己。我承认,我的文章只是感动了我自己,那么那就够了。

我不是作家,也不是写手。我不以此为生,也不因此而喜怒。我只是以此为镜,照亮前路。以此为言,阐明内心,以此为矛,突破执念,以此为盾,坚守初心。这也许就是我写东西的目的吧。

我并非生而会写字,小时候,我会哭,会求抱抱,会笑,以此来表达自己。如今,喜怒不能显于人,哀愁不能示于众,人人都戴着面具混迹于此,我也是。也要遵守着约定俗成的规矩,向不幸的人表示同情,向成功者表示祝福,向同事表示友善。一开始还能分清什么是本意,什么是虚伪。后面渐渐迷糊了界限,看不清自己的真实想法。也不知是麻痹了,还是遗忘了。故而,我需要一个可以显示自己真实的地方,一个世外的桃源,或者是一个小小的博客。

所以这里就一个显示真实的网站。

最近似乎负能量满满,离职的想法老是会冒出,合租的室友越发的忍受不了,然后就是老是会想起于琴,跟着就是吴敏,似乎生活变得难以忍受。于是,我静心冥想,不外乎是这些事情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导致我这个喜欢掌握一切的人无法忍受,其实,静下之后,似乎一切都并不是那么的不确定。

工作:这份工作确实是不能继续下去,但是并不能急于一时,否则会重蹈覆辙,所以我需要等待,等待时机的到临。既然已经看清了这份工作缺点,目前又没办法脱离。那么,还不如静下来,看看他的优点吧。

首先,工作时间短,这个比自己做过的所有工作时间都短,早上9:00-12:00,下午14:30-18:00,只有六个半小时的工作时间,中午充足的午休,还有时间看电影。这点没得黑。

其次,合适的通勤时间,早上有班车,20分钟到达,可以7点半才起来,晚上虽然班车有时候坐不到,但是自己坐车半小时就可以回来,也在能接受的范围内,早晚通勤不足一个小时,这个是一个极大的优势,尤其在这交通并不便利的地方。

跟着是并不算难的工作和不算很高的工作压力,工作难度并不难,很简单,虽然有时候会因为简单而犯困,但是也算是一个优势,然后工作压力一般,虽然这边难伺候,但是更多的是大姐头奇葩的脾气导致的,对于工作本身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压力,用户也好说话,沟通也没问题,唯一有问题的是自己想要从中获得的东西和付出时间不成正比。但是这点也算可以理解,要知道现在这工作可以让你夜晚无拘无束的跑步而不用担心明天客户问题,也无需烦心项目能不能顺利进行下去的苦恼。

然后还有就是便宜的食堂,食堂说不上多便宜,只能说性价比高,一顿饭10块钱左右可以为自己省下很多,尤其在别人12块钱吃的一般般,自己10块钱两菜一汤还加水果,那么这就显的优点十足。

最后,对于工作,我最担忧的两点:一个是薪水,归根结底在这边划水一两年,我怕出去跟不上时代,然后不敢提高薪资,这点无解,但是其实也不必妄自菲薄,相较于这边的很多人,我算是比较有经验了,对于项目经验不算没有,只能说自己还没有那种把人骗晕的本事吧,发挥不稳定,看状态。其次是:怕到时候失业,恩,这点来说,看着周围的经济环境在变化,一个个说企业不赚钱,要失业,要裁员。但是这个怎么说,环境我们无法改变,而且就算经济发展好也拓招,也不见的能把你招进去,这块还是看人,发挥稳定,出色,可以最大化减少经济环境的影响。其次就是别着急选择下家,去年的那次我最后还是着急了,在经历了一个礼拜面试失败之后,我还是在智合成面试的时候就决定,如果这家要我的话,我会留下来,虽然后面试用期发现,其规模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大,也不算太正规,但是我依旧选择留下来了。归根结底是那时候穷导致的,也许这次两年的积蓄可以让我休息一个月左右吧,出去玩玩,去趟天津或者上海吧,顺带面试。

最后,对于工作目前已经有了大致的轮廓,我会在明年4-5月开始开放简历,离职理由是:没有发展,无法晋升,希望可以做到项目经理,但是这边两年了还是实施,而且后期项目变少。合适的话跳槽,薪资希望可以到1w,或者9k以上。薪资这块并不是越便宜越好,这块我的心态要清楚,不要以为我开低点对方就会要我,这个不是决定性关键,一个公司不可能为了薪水不要一个员工,更何况这个薪水不算太高。

然后压在我心头的是:合租的室友吧。但是仔细想想又好像若有若无,偶尔干扰我睡觉,偶尔嫌弃我弄脏地板,偶尔说我厨房弄脏。似乎都是一些不痛不痒的事情,对此我应该放开我的成见,放松心态。室友最后肯定是要走人的,毕竟已经结婚。室友一场不必分外眼红,好聚好散,这些不过是花点钱和时间的问题,正好我目前这两者都算是有一点。睡觉无解,心态放松,地板的话,不行就自己拖下地,半个小时的问题,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事实上,对于和室友合租的话,心态就要富裕一点,无论是他开一天空调,还是洗个碗,洗个菜好像要放一小时的水,这些都没问题,一天空调最多几块钱,一个月多了50,两人分下也就多出了25,水更便宜,估计下来也就十几块,当一个月多花了50,少吃几顿饭的问题,可以省下很多精力。与其计算得失,还不如花50给自己开心。然后地板,厨房,其实就是卫生问题,我是不会对搞卫生有什么意见,哪怕他就像一个大爷一样,我负责家里的一切也不是不可,我有时间和精力,只要他别太理所应当就行。所以,后续的话,不行就自己搞下卫生吧,或者当他的话当耳边风吧。其实有时候就是因为太看重他的想法,所以相处的反而不自然,给自己莫大的压力。有事就问,有事就说,合适就说,不合适就闭嘴。情商有时候就是很简单粗暴

的,说和不说。

最后是吴敏和于琴的事吧,首先,虽然很难受,但是我得承认,我和他不可能的,中肯来讲,她的相貌确实符合我对另一半的要求,但是对于她的性格,家庭等等其他的一切我并不了解,之所以现在如此的执念,只是因为他的相貌。在客观来看,确实,我们刚开始交流的很顺畅,如果继续下去也许,有可能会变成情侣,但是最后的结果是忽然她就对你没有兴趣,不再接你话,不再和你打招呼,然后绕着你走。我们不是福尔摩斯,所以没办法知道各中缘由,但是目前的结果是这样,事实是这样,我们并不能单方面的否认它来改变事实。所以,我们是不可能的,也许,或者,有一定的几率,他会对我改观,我们又恢复友谊。但是这一切需要的是人为,是花费大量精力和金钱,不是坐在这写字可以实现的。最后,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许我们终成眷属,成就一段佳话。但是现实毕竟不如小说般如此容易,而且我是一个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不是小说中独树一帜的主角,我会思考,我会想万一我们在一起后

发现两人并不合适,他需要一个人可以为他排忧解难,我需要一个同进同退的人呢,但是有时候又会想我们一定合适,根据他说话的声音,今天穿的衣服,已经刚才的举止这些不切实际的东西,然后我就会去尬聊,还有主动的打招呼。在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试探,最后得出了结论,我们不可能。我得接受这个事实,所以我选择将他和室友一样,并不会关注他的想法,与其设想各种挽回他的场景,还不如花点时间,老老实实的接受这个事实,摆正自己的心态。这样也许生活就没那么难受。

然后是于琴,我承认,对于那段感情我太过轻率,毕竟年少不懂事,所以如今还会回想起过去的种种,我和他和吴敏一样,都是不可能了,往事涌上心头,这个没法阻止,我也接受了那个事实,只是耐不住忽然涌上来的感觉和往事,然后是一阵愧疚,也许是我想错了,我也许是应该欣赏的看待过往,虽然有后悔,虽然有不舍,但那一切都是过去,都无法改变。与其对着无法更改的事实,也许换个心态对待会更好,欣赏自己的过去,不再从中提取什么教训之类了,过去一年我已经提取过千万次,现在到了安静的欣赏的时候了,我还年轻,无法背负如此多的过往前行,我已经从你那学到了很多,现在是时候让自己放下行囊,接受新的往事了。

似乎我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多话,也许是成熟,知道无论说的再多别人也没办法理解你。也许是老了,开始连话都说不动了。但是,心里的话,不说出来那就写出来吧。

近日在机缘巧合之下,去见了我的表嫂吧算是。我这人对于大家族算是有些向往,但是却不喜那种等级严明的叔叔婶婶这样的叫法。更喜欢想鲁迅笔下那样:打了太公也不会出现什么打不逆的事。

表嫂算是标准的农村妇女,在她那里可以看到饱经日晒的脸,粗糙的手,还有那种小农特有的计较。但是不同于你们一般印象中的农村人,表嫂虽然也也对这陌生的城市感到畏缩,但是他却带来了她特有的豪迈。表嫂是个热情的人,这个我知道,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她家永远是最热闹的,时不时的会有人在她家打麻将,这个也许跟她的婆婆有关,表婶在我印象中就是一个很开朗的人,热情好客,而且能说会道,情商超高。对于别人他总是能看透,细心的照料着他的两个孩子,有时候看着我们几个孩子在那无聊,还会主动的说:我来给你们凑一桌吧,虽然我们几个小屁孩在她眼里就是移动的atm机,但是他还是陪我们我们几毛几毛的玩,有时候我们还耍赖,不给钱,她也不恼,就是笑笑说好。表嫂这点我觉得有点和他婆婆相似,虽然后面表婶去世了,但是她家的热闹却一点都没有消退。她依旧热情好客,虽然家里少了一个主事的人,但是表嫂主动扛起了这个家,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一并承揽,无论是卫生还是田地,他都收拾的井井有条,时不时的还会对上门的客人一起陪着打个麻将啥的。表嫂打麻将,单纯是为了打发时间或者不扫客人的兴,对于钱他不是很感兴趣,他更喜欢客人一起乐呵乐呵的说笑。

对于表婶,我也有说不尽的话,表嫂也是。他们虽然是农村,但是他们思想并不封闭,他们的想法在我们村可算是开放,无论是对孩子的学习,还是对一些习俗的限度。很多时候他都是抱着一种为了孩子好的想法来做那些事。小时候,表哥家算是我最向往的地方,因为表叔喜欢种葡萄,西瓜这些稀罕玩意儿,不像我们家,只会种花生之类的,表叔家将自己家的院子开出了一块地,种了点葡萄,西瓜,每到夏天,表婶就会热情的要我们过去,虽然不是什么品种葡萄,所以葡萄粒小,酸的多。但是我们依旧很喜欢。表婶家孩子少,就三个孙子,那时候有一个还在吃奶,所以表婶就会煮一些肉汤啊,鸽子汤,来给孩子补充营养,我还记得她家的鸟,好像除了鸽子还有几只黄鹂。表婶也爱打麻将,在那个闭塞的年代,我表哥家算是少数几家有麻将的,那时候刚学会玩麻将,就去借一副回家玩,表叔小气不肯借,怕我小孩子弄丢弄坏。所以每次都是趁表叔不在跟表婶借的,有时候表叔在,表叔不借,表婶自顾自的给了我,一边给一边还在说表叔。她家的人好像都喜欢打麻将,从小到大,她家的麻将换了好几副了。好像有一副还是因为我弄丢的。

表婶年轻,走的早,走的比他妈还早,这真是让人惋惜,如果这几年在这的话,也许表哥家就不会至此吧。

前几年,表哥的奶奶去世了,家里一下子就剩下两个表哥夫妇了,两个表哥常年在外打工,似乎农村已经没有必要开门了,所以,表嫂这次来到了他女儿这边。表嫂的热情也带到这边,包着妯娌的孩子吃饭,对上门的我热情问候,虽然他有时候也会刻薄的挑他人毛病,但是都是在和我们吐槽吧,也许更多的恨铁不成钢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