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游记

这次杭州之行获益良多,写下来防止自己忘记。
这次的是为了参观一个电商公司而过去的,公司的一个负责人是我亲戚,在我大伯听到他们的规模和盈利之后,就想着派我过去考察考察。其实之前我就了解了电商,但是从别人的模式或者口中。我并没有对着行业有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在外行人看来,这就是个买卖东西的平台。但是这次通过金洪的介绍之后,我补齐了这块拼图,对电商,对整个商业模式都有所了解。

风险和利润

我一开始很奇特,现在网络如此发达,只要工厂制造,然后转手销售即可。而电商一个不掌握上游生产资料又不掌握下游用户的人,就是个倒卖倒卖的。我时常幻想的是,工厂只需要增加一个营销部门即可,来几个主播,或者几个店铺。这完全就是一个门外汉的想法。

  1. 工厂的运营本身就是一门学问,营销不会是它的重点,所以即使成立了营销部门也不会是主力。
  2. 网络确实可以增加曝光,有流量瓶颈,所以额外的营销公司帮助它将信息达到它到不了的地方。
  3. 工厂的主力在研发,在控制成本,营销则是在销售,营销和工厂一样需要资金,所以一般只有规模够大的产品才可以一边生产一边销售,如那些大牌美妆。但即便如此,大牌美妆依旧需要线下柜台,分销。

在一个市场规模足够大的市场里面,只要有利润,那么就有承担对应风险的人出现,营销承担的就是产品卖不出去的风险,工厂是承担生产环节的风险。厂家直销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注定是一场梦,直销的最终结局是传销。如果一个工厂又做销售又做负责生产,如果控制不好,大概率结局是会向营销倾斜的,然后产品过时,研发投入不及时等问题就会出现。
所以,营销不是一个倒卖倒卖的行业,他是正常物品流通的一个环节,同样承担着风险,有着利润。而电商只不过是一门新的营销工具而已,和十几年前的电视广告,线下门店是一样的。由此也可以看出线下门店这几年的消亡本质是因为营销工具的转变。

技术,时间,资金和沉淀

金洪从我到杭州,一直到离开杭州,一直强调的是,这是一个需要沉淀的行业。电商已经过去了红利期,现在是一个沉淀行业,类似钢筋这样,已经是一个正常行业中的一种,那么他就有它特点。除开风口那段蛮荒时期,是个人就能赚钱。现在的电商已经是整个产品销售行业中的一环了,而一个常规的行业就需要技术,资金,时间,沉淀那么它都需要具备。

  1. 技术
    直播需要引流,需要话术,淘宝店也需要人能看到。这一切都需要技术的支持。而技术的来源就需要时间和金钱的沉淀,淘宝并没有一个模板或者一个必成的套路。不客气的说,现在的淘宝电商还属于一个摸索阶段,它们有工具,但是如何利用这个工具让你的生意进入正轨是一个摆在所有新入门人前的门槛。哪怕同一个操作下,不同的人,不同的产品也有不同的效果。
  2. 资金
    如同所有行业一样,电商是需要资金的。大资金有大资金的方法:建立影像部门,建立客户部门,构建库存等。小资金也有小资金的生存之道。这个是行业的容量所致。一个行业需要有一定的容量,那么必然会有大资金和小资金的地方。作为一个收取营销费用的平台,它需要的是容量,而不是巨头。平台建立巨头的结果很容易被巨头所裹挟。所以平台会不断的调整策略给小资金,小营销者活力。这也是目前电商还没定势的原因,也是我看重的地方,在很多行业已经固定阶级和门槛之后,电商算是为数不多的还没有门槛,还没有形成固定阶级的行业
  3. 时间
    时间永远是客观的。
  4. 沉淀
    金洪和我说的第二大的重点就是沉淀,他们公司成立10年,中间沉淀下来的就是他们的资产。作为一个不断变动的行业,他们需要不断的去适应新的规则,但是每次适应之后沉淀下来的东西都可以帮助他们迎接下一个挑战,无论是店铺,经验,还是人。总归来说,这个行业需要你的坚持,金洪见过太多来考察的人,过来之后,回去火急火燎的注册开店,然后就是几个月之后放置在一旁。他告诉我说,你要做好两年没有成效的准备,这是必然的,两年的时间让你去适应,去了解电商,甚至中间会亏损,但是最后沉淀下来的东西还只是有可能会帮助你成功。
    没有什么必然性,哪怕你坚持五年六年,最后也不一定会成功。但是中间可以沉淀下经验,供应商,对行业的了解等知识。这话算是一个指导性的话吧,你要把电商当作一个行业,而不是仅仅是电商来对待,行业的上游,下游,中间商都是可以生存的,哪怕你最后失败,但是你可以仗着你了解整个行业的上中下游,你可以改变思路,没必要在电商这个中游一直呆着,这么多年失败的经验让你接触的圈子,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等,总会在未来的路上帮助你,而不是仅仅的盯着电商,却丢失了金山。

金洪说了很多,整个电商是一个全竞争的行业,这意味着竞争一直都在,也意味着无限的机遇。有可能你没跟上新的营销路径,你就会被淘汰,同理;你要是紧跟,有可能会吃上新平台的红利期,踏上云端。这很重要,这会让你在2年销售量都没有起来的时候给你信心,让你觉得下一次就会是你销量爆发的时候。在这个市场,万事皆有可能。

经营之道

想想金洪其实没有教我操作,更多的是补足我对电商的概念缺口,剩下的就是经营之道。它会告诉我如何管理一个产品,已经他们公司摸索出来的经营理念。那是一种虚无的东西,但是能给你指明方向,让你知道如何起步,如何做。他会让你坚持住,坚持2年起步,甚至3年,他们经历了10年才有如今100人的规模。会让你觉得付出是有回报的。
对比了我之前了解的,我大致将电商分为三个环节:采购-运营-售后。他告诉了我采购环节的情况,大致的一个模式,剩下两个后续环节就那么随着采购的到来引申出来。
我附近也有做电商的,他们会在遇见瓶颈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去破土。对于他们来说,一个产品只要赚钱即可。然后就再另一个产品,他们的理念是一个产品做到他们所能做的最大营业额,然后就换另一个产品。做大营业额的方式有可能是再开一家卖相同产品的店。不能说他们的方法是错的,我认为只要能够活下来都是对的。但是就是隐隐觉得他们这种模式下会产生的一些问题,比如如果产品卖不出去了,产品的生命周期结束了呢?新的产品无法保证可以有利润?还有就是不断地跑产品,代表着不断的风险。
金洪公司的模式倒是让我眼前一亮:

  1. 不做一个平台,由于人员配置齐全,发布在不同平台的成本很低。
  2. 项目制上线新产品,严格控制一个新产品从上线到成为利润点的过程,同时给予开荒的人员较高的利润的。
  3. 遵守平台规则,优化到他们的极致。

他们的公司完全是一个营销公司,项目制上线可以让一个产品的试错成本可控,降低风险。而多平台尽可能的增加自己的流量,最后是优化,他们为此设立了影像部门,专门拍照,PS。这样的模式下,我觉得只要产品不是太差,在这一套组合拳下,都可以成为他们公司的利润点,他们已经摆脱了产品,侧重在营销上。
在现在的你看来,这也许是一个正规公司该有的想法,但是如果你是一个从小规模做大的,你就不会觉得这会是必然。有人侧重营销,有人侧重产品,尤其在你刚起步的时候,你的资金有限,是侧重营销还是花钱定制产品呢?一次错误的抉择就有可能让你从头再来。
他们公司需要这么多人,而也只有这么多人才能支撑的起那么多平台的营销,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道路。他们提供了一条公司由小做大的经营之道,也许不是最正确的,但是可以给予你一个方向。

总结

杭州之行我过去看到的并不是什么实际操作,有的仅仅是一些理念是,一些指导思想。有些人觉得这些很虚,没有用处。但是在我看来,操作和经验这些东西是需要自己一步步验证,实践出来的。确实他们是可以将操作和经验全盘亲授,但是一开始的规模就要跟他们如今一样大,毕竟他们的经验大多数是建立在如今100多人的规模下的,你应用在自己身上不一定是好的。我学的是渔,不是过来要鱼的。当然最后我也拿走了他们的内部培训文档作为参考。那些文档正如他所说的,网上随便找,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