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wrt使用指南

之前买了3个小米AX5京东云版本的路由器,刷了openwrt,最近趁着空闲,想着给它升级下固件,顺带记录下中间遇见的坑

自编译固件

固件有两种获得方式:1,是通过论坛之类的,通过别人编译分享的。2,自己编译,编译也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GitHub action进行,还有一种自己通过Linux服务器进行编译。
我两种都会说一下,但是主要是自己编译,因为GitHub action的比较麻烦。

  1. Linux系统
    这个各凭本事,你可以使用Windows的wsl,或者直接做个系统。我这边用的是ESXi系统安装的一个虚拟机debian 12,需要注意的是:系统的硬盘最好大于32GB,否则后续编译过程会不够。
    194-openwrt使用指南-2025-01-15-12-17-46
  2. 编译环境搭建
    我是用的lede大佬的固件,这点大佬在GitHub主页上由详细的教程。直接按照命令一行行执行即可。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debian 12 中upx-ucl已经不再支持了,命令中可以直接删除这个。这个只是个加压缩文件,删除了也不影响。
  3. 固件编译
    这里需要你的网络可以翻墙,毕竟需要去GitHub上拉去项目,当然你要是有办法下载后再上传到文件夹下也可以。
    然后我们主要配置的就三个地方:
    1. 系统平台
    2. 路由器型号【需要找到路由器硬件的型号,实在没有可以用通用,但是不能保证能用】
    3. APP【默认别动,增加自己喜欢的,具体可以看下常见的目录
      194-openwrt使用指南-2025-01-14-15-39-52
      APP需要用空格进行选择,需要注意将值按到【Y】,M代表意思是编译但不写入固件,Y才是固件自带。
      选择结束后,默认是保存到.config文件中。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命名。
      194-openwrt使用指南-2025-01-14-15-48-09
      后续是自己下载dl库进行编译,这边推荐第一次编译用单线程,但是我头铁,直接48核启动。没有上面意外。
      PS:如果你中间中断了,记得清理下make clean。否则你的硬盘容量会不够。

这边说下使用GitHub action进行编译,我们最后生成的.config文件上传到GitHub上进行编译即可,看起来很简单是吧。这样生成出来的就是你想要的插件的包。如果你没有config文件,那么你就需要自己手动修改下config文件,具体要看你的GitHub上。

路由配置【旁路由配置】

相较于更多高端家庭,普通人的家庭一般就是,光猫-路由器,有时候会由于信号不好,所以光猫下会有两个路由器。这里需要注意,从光猫出来的网线插的是路由器的WAN口,还是LAN口。如果是LAN口,那么这台路由器就相当于光猫的衍生,你不需要做任何事就可以直接上网,到时候直接连上 WIFI即可。
而我们常见的是插在WAN口,这种就是常见的旁路由模式。我们的上网主要是通过路由器来进行控制,而光猫主要是一个网络提供者,没有任何作用。需要注意,如果做到透明代理,必须是旁路由模式,否则刷OPENWRT的意义就少了一半。
194-openwrt使用指南-2025-01-15-10-22-12

  1. 配置-网络-接口
    194-openwrt使用指南-2025-01-15-10-23-14

    WAN口配置:DHCP客户端,系统会自动获得来自上游光猫的IP地址对应网关。
    194-openwrt使用指南-2025-01-15-10-24-42

    LAN口配置:静态地址,这里的静态地址就是路由器的管理地址。
    194-openwrt使用指南-2025-01-15-10-26-44
    需要注意DHCP服务可以启动,但是不要和光猫的冲突。DHCP就是分配IP给下游的功能,如果光猫用了192.168.2.101给一台设备,你这台路由器又把这个IP给你路由器下的其他设备,就会出现问题。这种解决方案一般就两种:
    1.让光猫分配192.168.1.1-100,让下游路由器分配192.168.1.101-250。只要两者不冲突就行。
    2.分开两个网段,光猫是192.168.18.1网段,路由器的静态地址是192.168.2.1网段,互不影响。
    194-openwrt使用指南-2025-01-15-10-32-09

总结

虽然最后编译好了也没有用。路由器这东西,只要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那就保持原样即可,不要想着花里胡哨的功能。很多东西都是用不上。以我为例:主要使用:科学上网,广告过滤【DNS过滤广告网址】,zerotier。至于docker,下载之类的,一个是路由器性能一般,不想太多负担,另外是我自己有一台服务器可以专门干这些活。
路由器现在有种偏向轻NAS的感觉,但是性能不够强,容量又不够大。很多时候都是鸡肋。都是NAS的过渡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