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机器的迷恋
我似乎对机器有着别样的迷恋,就像一个中年大叔一样,不断的折腾着自己手上仅有的电子产品,哪怕它没有问题,哪怕它已经符合你的需求。似乎要在它身上夺回自己对生活的控制力。最近的一次折腾是上周末花费了两天不断的折腾我的红米RM2100路由器,从一开始的毛子固件刷到C大的固件,再刷牛奶猫的固件,一遍遍的刷,一遍遍的测试。其实我对我的需求特别清晰:翻墙,速度快,信号好。但是心中总是还会有那种占着便宜的思想作祟:如果能带下载那就不错,如果还可以超频那就更加完美。我对电子产品的需求和期望就是在这些超频,多余的性能的词缀中慢慢的提高,最后到达了红米路由器到达不到的地方。于是就想着买台新的设备。
不知道是消费主义的话术,还是人的欲望。我总是希望自己的电子产品是最新版本。即使有时候你体验不出差距,但是你也愿意折腾,如果没有生活制止我,我有可能一辈子在更换版本中渡过,我想知道每个版本的异同,也想测试每个版本的表现。我看不到版本之间的差距,我希望看到他们实际表现得差距,那是一个可以耗费我大量时间,提供一点点数据,吃力不讨好得事情。但是我却异常着迷。我沉迷其中,难以自拔。我享受那段时间得专注,它在一步步建立我对这个事情得逻辑,不是通过阅读,不是通过习题,而是通过我对它每一次得微小调整,然后它表现出来得结果之间得关系慢慢建立起来得逻辑。无所谓对错,也许这就是远古得人类了解万物得过程吧。只不过现在这个过程早已被人参悟,那人写下长长文字,希望我们能从那些文字中感受到他当时得专注。
我并不是在吐槽现如今得学习方式,只是在反思自己的欲望既是如此得让人难以满足:如今我有一台电视,所以我希望有有一个东西能使它利用起来。虽然我并不喜欢看电视,偶尔看看电影。然后就是我有一个200M得网络,我希望它能像黑奴一样,没日没夜得工作,哪怕我并未从中获取半点收益。我就是这么奇怪,对于这种长期插电得物品,我总是希望它能做的更多:下载,上传,当网盘。但是我并没有这些需求,很多时候我是伪需求:为了一顿晚饭,我需要从众多频道中选择一个,哪怕我只要吃五分钟。为了让NAS下载,我会去下载一些我根本不感兴趣得电影,然后再耗费大量得时间去欣赏那部烂片,即使在线就可以看到。我似乎是在获取,拥有这些电子信息,来弥补我内心得空缺,来填补我现实得贫瘠,我得现实中有着90平米得房子,但却没有东西填满它,于是我就想要买东西,但是大型,太贵的东西又买不起,只能在电子产品上花些功夫,洋垃圾上几经筛选。NAS风正盛的时候,我确实还有一些存储得需求,照片在换手机之后没有备份,通讯录,以及一些想看得电影在线只有1080P等等。但是随着后来慢慢发现这些对我来说可有可无得,我对照片并没有太多的眷恋,毕竟没有多少过去。通讯录得人数不多,大家都是微信聊天,而电影:1是看的少,2是我的电视也只有1080P,也是一团黑。所以并没有太多需求,毕竟这是一条长长得消费链,我希望靠一个产品来解决并不现实。当初还想过组个7.1声道得家庭影院,现在想想:我连音乐都不听得。再好的音响就和现在的电视一样,摆设罢了。
如今沉静下来,认真的考虑一下自己的需求:
1. 翻墙:目前用的是电脑的软件,所以电脑端完全没有必要,手机端由于公司网络或者在外自己网络,所以手机也是常开软件,所以路由器翻墙对我来说没有刚需。
2. 内网穿透/外网访问:之前使用wordpress的话,由于vps性能不足,所以考虑过在自己NAS上,然后穿透进来或者发布出去,之前也折腾过,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所以目前使用轻量级博客之后,这些需求也就慢慢的消失。
3. DNS污染:这个算吧,主要是我目前图床在GitHub上,所以有时候会缺图,而翻墙有时候又看不到,目前用Smartdns,通过大量的上游服务器来抵抗DNS污染,算是解决这个问题,而且性能占用不大。
4. 下载:我已经很多年没有下载的习惯了,那时候看电影下载然后本地看,现在一般都是网页直接看,除非是老电影或者一些冷门电影,但是随着自己越来越跟随大众,这种需求也少了不少,虽然有时候在JAVBUS论坛上看到一些资源,但是根据之前的经验下载下来之后往往都是一些小片段,提不起兴趣,所以下载这个需求也就慢慢消失。
5. 电影:有,但是少,目前电视是1080P,没有4K,没有低音炮,啥都没有,一套下来估计要大几万,也没有心思和钱财去折腾,如果实在想体验,那么就去电影院体验一下吧,家里的总归有点差距,更多的是想要感受下那种感觉,执念罢了。
6. 存储:早几年也许还有需要云端同步备份的需求,现在1年40上车Onedriver,也就没了。
如今沉下心来,目前的状态是最合适的,没有过多的产品扰乱我的心,至于我一直心心念念的想要买一台正统的2盘位NAS,想体验最新的N5105的CPU。现在想来买来也是吃灰,更多的是无用,然后浪费自己大量的时间刷系统,再去下载,看电视,陷入了消费主义的虚幻之中。我一直想要组装一台自己的电脑,从零开始。更多的是弥补自己一直使用笔记本的不甘吧,出新品之后台式机就可以更换新品的CPU,显卡。而笔记本却只能马上降价,落伍。然而现在的电脑性能是超过大多数人的需求:无论是游戏还是办公。很多时候我们只不过是被新品那标注的提升20%,能耗降低等等让人浮想联翩的话语说魅惑。单就电脑而言:目前的需求是满足的:一台完美的轻薄办公本。而我躁动的心则是由长久不用的电视,空落落的客厅,闲置的遥控鼠标给与我的无形压力,我为了将这些东西用起来,所以想买一台NAS。
抛开自己来看,忽然能明白为啥那么多人在论坛里面发帖表示自己在捡垃圾,用最小的预算或者一些矿渣来实现NAS的需求,金钱往往不是最终目的,因为他们折腾的过程花费的金钱并不少,而更多是一种心态。而这种心态的形成:有对生活的不可控,有对物品的占有,也自己金钱观的体现。是一个复合的心理表述,反馈到现实是:单身,独居或者有不被认可的地方,造成了一块心灵空地,需要填补。而且具有领地意识,注重隐私,更加注重信息安全。经济上处于矛盾的节点:不一定是经济贫困,更多的是话语权不高,自己的主观意识和客观条件矛盾。他们追究的不是结果,是过程,而完美的结果是他们的目标。这个过程会让他们暂时忘却自己的现实,然后沉浸其中,而为了让这个过程更加的漫长:他们会创造出更多的伪需求来是完美的结果更慢的到来,到了最后,哪怕就是思考这一方案的实现模拟,都能让其获得满足,更加沉浸其中。
解决方法其实很简单,从你的日常生活中查起:如果一件事情需要你日复一日的做,而你又对它不厌其烦的时候,那么这时候的需求就是对的,比如之前我的笔记本电脑电源,我每天都需要拔下公司的,再带到家里,然后再带到公司,所以最后我买了一个电源,就放在家里,我就不需要反复插拔我的电源了。而我日常生活中,看电视是稀少的,大多数时候是拿来玩SWITCH的,所以我的电影需求几乎可以忽略。很多时候我会陷入一个执念之中,我希望借此剖析它,借此更了解自己和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