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吃饭
有一段时间,我们学校要求打卡,所以我们宿舍有时候会结伴一起早起打卡,忽然有一天,打完卡后,有人提议出去吃早餐,不去食堂了,于是乎,浩浩荡荡的大军就踩着霜冻向向门口出去。
我们学校在高速公路旁,而且周围没有什么基础建设,连店都很少。但是,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生意,附近的村民看见这里建了一座大学,就都过来做大学生的生意了。所以,在我们的校门口就出现很多小摊小贩,而这家早餐店算是其中比较气派的一种,用了一个货运的集装箱作餐厅,然后又搭了一个棚子,当作厨房,做一些豆腐脑,油条。
学校地属北方,又远离市区在高速公路旁,所以一到冬天,高速两边的树都赤裸裸的,落叶四处洒落,加上偶尔袭来的沙尘暴,宛若一股末日的风貌,而这土黄之间忽然出现了一个墨绿集装箱,可以说的上是沙漠中的绿洲啊。小店很小,但是人不少,毕竟一整个大学的人在这,小棚里搭着一个大油锅,里面炸着油条,旁边是老板两人在那边擀面做油条坯子。旁边有个小点的锅,煮着卤汁,锅旁边就是装着豆腐脑的桶,有人要,直接从桶里舀出豆腐脑,然后浇上热喷喷的卤汁,一碗北方早点必备的豆腐脑就出炉了,当然,旁边还有锅巴菜,和豆浆供你选择。最后在靠近门口的桌子,放着的是餐具和自助的咸菜。我还记得豆腐脑的咸香,也还留念油条的酥软,但是多年后,悄然爬上我心头的却是这酸酸的咸菜。咸菜用的是北方常见的大白菜做的,用刀切碎,然后加醋腌制,简单的在吃下第一口,你就可以猜到做法。可以看出,这个自助的小菜只是老板的饶头,并不准备用来吸引客户,所以做的也很随意,白菜大小不均,而且腌制的也不是均匀,所以你偶尔会吃到一口特别劲爽的,偶尔也会吃到一口寡然无味的。但是就是这样的咸菜却让我欲罢不能,可以配着他喝下大半碗豆浆或者豆腐脑。也许是这粗旷的做法意外的适合这末日的情境吧。
现在想来,我们的学校虽然偏远,但是却不乏好吃的,毕竟周围的村民听说这里有个大学,都过来做起了小吃生意。小一点的来个摊子:鸡蛋灌饼,大饼卷一切,煎饼果子。大一点的盖个小砖房:做个小炒,盖饭。更有甚者,建了一个超市和ktv。就这样,我们学校就自成一个商业圈,每到晚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至今还会想起当时如果晚上有课,就早点去教室,然后等到饭点的时候去校外,买两个鸡蛋灌饼,加个大饼夹菜,就能当晚餐。有段时间特别喜欢大饼夹熏肉:先把面头擀成圆形,然后放煎锅里面油炸,油不多,火也不大,就是将面饼慢慢炸至膨胀,然后取出,放点黄瓜丝,小葱丝,最后是切成很薄很薄的熏肉,薄的可以透光,卷起来,就是一份美味的大饼夹熏肉。一份比普通的大饼夹肉贵,而且每次看到他才放那么一点点熏肉就想着下次不来吃。但是身体还是诚实的每次来排队,因为无法抗拒,一口咬下去,酥脆的口感和葱花的香气,还有被面皮加热的熏肉,薄薄的但是却异常香。还有就是大饼夹鸡蛋,脆脆的面皮夹着新鲜的生菜,中间还有鸡蛋,美味至极,还有一种土豪的吃法,买两个灌饼,然后像汉堡一样中间夹着生菜,鸡柳,香肠。每每看到这个,我都恨自己的肚子已经吃不下这么多东西了。现在看来,当初大学我快200的体重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即使我每次都很克制,只买一到两个。但是由于要求自己只能买一到两个小吃,所以每次我都是买量比较多的小吃,导致最后一段时间我都没买大饼熏肉,因为量少。
到如今,一碗稀饭,一道凉菜,一个炒菜就可以当自己的晚餐,看来确实是口味变得清淡了不少。那段时间时候永远吃不饱,感觉可以吃很多,而且到了晚上也不觉得肚子胀睡不着。不像如今一吃多晚上就胀肚。有时候宿舍还会备着小浣熊,我们的二哥,总是怕自己肚子饿,常备小浣熊。后来闷骚给我算了一笔账,晚上6点吃饭到第二天9点多,看都快15个小时了,所以晚饭要多吃,恩,我觉得很有道理,要多吃.所以有段时间晚饭我都是加饭的。现在想来,看来这是他的阴谋,因为和他一样吃,我到了200斤,他还是70kg没变。
后来,毕业了,吃饭不方便,午饭要楼下买外卖,又贵,而且味道还不好,晚餐虽然在家吃,但是吃的晚,早就没食欲,到了后来搬出去了,吃饭更麻烦了,就愈发的不想吃饭,只要吃过就可以。吃更多的像个任务,而不再是享受。好像很多事都是这样,慢慢的变得不再重要,然后变得麻木,平淡了,就好象生活。
好想再回去吃饭.